近日,立高食品发布了一款乳含量为40%的新品——立高牛乳奶油,一经推出即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在业内看来,高达40%乳含量的奶油,目前在市面上是少见的,再加上多数饼店易于接受的价格,势必会对已有的牛乳奶油市场格局产生强烈的冲击,引发行业新一轮的产品升级战。
行业专家指出,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压力不仅有对外的产品更新换代,还有企业内部管理如何提升运营效率的问题,产品的创新和组织的效率等内外环节的协同发力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耐住寂寞打磨产品,构筑新品竞争屏障
一位连锁烘焙品牌创始人告诉本报记者,多数人对“牛奶奶油”比较陌生,其实“牛奶奶油”就是相对植脂乳脂奶油而言的“升级版”,主要成份是稀奶油和乳脂,牛奶奶油的成本较植脂奶油高出许多,但是同时具备了口感和操作性,是稀奶油和植物奶油的“优秀基因结合体”。
纵观目前市场格局下的奶油行业,从植脂奶油、乳脂植脂奶油、稀奶油到牛乳奶油,起家就是“奶油”的立高食品,似乎独缺牛奶奶油这一核心产品,而业内早就推出了乳含量达35%的牛奶奶油。
对此,立高食品营销总经理、烘焙事业部总监周颖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坚信好产品不能被‘催熟’。在浮华和现实面前,立高耐住了寂寞,顶住了压力,把牛乳奶油做了精心打磨。从目前反馈来看,超高的乳含量,良好的稳定性和口感赢得了客户的赞誉,团队的推广信心也更足了。
立高奶油研发团队负责人坦言,“40%的乳含量不是说添加就添加的,每一个百分比甚至千分比对产品性能都可能产生影响,这个过程很艰辛,反反复复,要不断地修正,不断地做测试,既要满足口感(化口性),又要兼顾操作性,稳定性等。
立高牛乳奶油“姗姗来迟”,于企业而言,可能暂时失去了一些市场机会,但对于行业来说,超高的乳含量不但足以“秒杀”对手,还构筑了奶油行业新的门槛。立高牛乳奶油的出现,除了把“赛事级别”提升到“40“级以上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激发了烘焙食品原料企业不断向上的动力,为消费者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产品创造了机会。
类似“霸屏”烘焙市场的新品还有立高旗下奥昆食品新近推出的“爆浆牛角”、“橙味麻薯”等新品。
实行股权激励机制,深度绑定核心团队
除了精心打磨产品以提高进入门槛之外,立高在公司管理方面也频频发力。比如聘请咨询行业知名的华夏基石为立高梳理架构,构建高效运作的组织管理结构;另据近期公告显示,立高原总经理彭裕辉已辞去职务,转而聘任立高子公司奥昆创始人陈和军为公司总经理,统筹各业务条线的发展。
据介绍,陈和军在不同知名食品公司拥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而作为立高子公司奥昆的创始人,陈和军也是立高的一名“老将”,对立高业务亦很熟悉。值得注意的是,较早前立高食品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中,陈和军的名字赫然在列,总共获得本次激励41%份额,占总股本2.07%,此举有利于深度绑定员工利益, 使得管理层结构愈发稳定。
一些资深的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冷冻烘焙行业处于景气度上行阶段,未来10年增长CAGR(年复合增长率)为20%,陈和军先生曾主要负责奥昆冷冻烘焙业务,领跑该行业。随着他的走马上任,不难看出冷冻烘焙业务在立高食品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此次人事变更也将助力立高食品在冷冻烘焙食品领域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打开冷冻烘焙食品的想象空间。
实施降本增效行动,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及人事的变更,为立高日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此外,为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立高还提出以强化管理、提升效益为目标,展开并将长期实施降本增效行动。事实上,降本增效的一些相关举措已陆续落地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如在物流方面,通过有效的提案使物流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是通过公开招标解决了原有供应商集中度高等依赖性问题。在经过梳理分析多年累积的物流数据后,编制了统一的成本分析表格,由投标人填报各项成本,并采取公开招标且设立拦标价的方式确定合适的供应商,改变了旧有几个寡头供应商垄断的“坐商”心态;二是整合外仓资源,如奥昆华东原有宁波、上海、南京三仓,属同一物流辐射半径内。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三仓合并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物流仓储及人力成本;三是提升生产地至外仓的整车发货比例,减少了车辆投入,降低了物流成本。
纵观立高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产品创新与企业管理日益成为其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一方面是深耕产品,不断加码研发投入,确保每年有新品稳定输出市场,持续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深耕公司内部管理,降本增效效果显著,为未来的高速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我们相信,立高在烘焙的道路上将越走越远。